MTS位移傳感器的技術工作原理
點擊次數:1594 更新時間:2019-04-28
MTS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是通過內部非接觸式的測控技術地檢測活動磁環的位置來測量被檢測產品的實際位移值;該傳感器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已被廣泛應用于成千上萬的實際案例中。
由于作為確定位置的活動磁環和敏感元件并無直接接觸,因此可應用在極惡劣的工業環境中,不易受油漬、溶液、塵埃或其它污染的影響。此外,MTS磁伸縮位移傳感器采用了高科技材料和優良的電子處理技術,因而它能應用在高溫、高壓和高振蕩的環境中。輸出信號為位移值,即使電源中斷、重接,數據也不會丟失,更無須重新歸零。由于敏感元件是非接觸的,就算不斷重復檢測,也不會對造成任何磨損,可以大大地提高檢測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磁致伸縮線性位移的檢測機理基于傳感器核心檢測元件磁致伸縮波導絲與游標磁環間的魏德曼效應。測量時,電子倉中的激勵模塊在敏磁致伸縮線性位移的檢測機理基于傳感器核心檢測元件—磁致伸縮波導絲與游標磁環間的魏德曼效應。
測量時,電子倉中的激勵模塊在敏感檢測元件(磁致伸縮波導絲)兩端施加一查詢脈沖,該脈沖以光速在波導絲周圍形成周向安培環形磁場,該環形磁場與游標磁環的偏置永磁磁場發生耦合作用時,會在波導絲的表面形成魏德曼效應扭轉應力波,扭轉波以聲速由產生點向波導絲的兩端傳播,傳向末端的扭轉波被阻尼器件吸收,傳向激勵端的信號則被檢波裝置接收,電子倉中的控制模塊計算出查詢脈沖與接收信號間的時間差,再乘以扭轉應力波在波導材料中的傳播速度(約2830m/s),即可計算出扭轉波發生位置與測量基準點間的距離,也即游標磁環在該瞬時相對于測量基準點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對游標磁環位置的實時測量。